查看原文
其他

理论研究 | 基于空间治理的城市老旧社区更新使用后评价研究——以重庆市渝中区嘉西村社区为例

骆骏杭,黄瓴 中国城市规划 2023-04-16

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进入存量发展阶段,大量的老旧社区成为更新的实践重点。但目前,针对快速而广泛的社区更新行动在规划后所产生的成效好坏、居民对更新规划的满意与否等问题还未得到完全的关注和重视。本次基于空间治理视角,运用行为场景理论和使用后评价(POE)、IPA分析等基本研究方法,对重庆市渝中区典型老旧社区整治更新10年后的使用状况展开调查研究。从使用者角度,通过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建立关于居民行为和需求的调查报告和信息反馈,以了解居民实际需求与主观评价间存在的内在因素,分析更新行动对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产生的实际影响,以及治理手段在社区发展中发挥的能效大小。最后,研究提出遵循“构建社区人-空间-服务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理新格局”理念,并从公共服务精准化、居民自治合作化和文化建设创新化等方面提出城市老旧社区更新规划改进策略。


本文字数:8792字

阅读时间:27分钟

 


作者 | 骆骏杭,黄瓴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键词

空间治理,城市老旧社区,行为场景,使用后评价模型,实证研究


01

引    言


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提出,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诸多领域对积极建立和完善“中国之治”的思考与实践探索。空间治理是特殊时代背景下“空间的治理转向”和“治理的空间转向”二者有机融合的产物,在实现国土空间的有效公平与可持续利用、保证各地区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随着我国城乡规划的角色和基本属性从“空间落实、技术控制”的工具转变为“公共政策”,其渐现的综合社会属性意味着城乡规划治理现代化的积极转向[2]而成为有效落实空间治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2019年,在李克强总理相关工作部署的领导下,《关于做好2019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出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由此上升为国家重要工作内容。另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彻底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让人民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将城镇老旧小区的居住环境质量提升和居民的居住条件改善工作与治理服务的升级完善相结合,是对我国全面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大积极回应与实践。尤其是在城市发展从增量建设走向存量更新的今天,如何通过城乡规划在有限空间资源中实现空间“善治”是当前规划所面临的重大挑战。空间治理实质是积极处理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在空间中所体现出的互动关系的过程[3],具体到社区层面,则表现为基层政府(街道办)与市场、公众(居民)的博弈互动过程。随着城市更新的不断发展,社区居民已从传统的听从接受者角色逐渐转为参与者和协助者,并在社区更新的各阶段占据重要地位。2021年,重庆市嘉西村社区整治更新规划已完成十载有余,十年须臾,在此背景下,笔者基于空间治理视角,对嘉西村社区展开使用后评价研究,并结合实地观察数据,探讨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更新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与空间治理在其中所发挥的利弊作用。


02

使用后评价(POE)概念与内涵



2.1 使用后评价概念与研究进展


始于20世纪60年代欧美的使用后评价(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POE)最初多应用于建筑领域,是通过一定程序来测量已建成建筑的性能,检验其实际使用是否达到设计预期,并为未来的建筑设计提供参考依据的一种评价程序和方法[4]。其中,建筑及其环境的实际使用情况和使用者的需求和建议是其关注重点[5],其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设计的综合效益和产品成果的质量水平。使用后评价自上世纪80年代初起逐渐进入中国,首先在环境心理学及环境行为学等研究领域迅速发展[6],随后在城镇化的快速进程中又逐渐推广到景观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等领域,研究对象囊括使用者需求与感知、运营方目标[7],研究内容涉及使用者心里满足、行为特征、空间环境等维度[8]。对于使用后评价理论的研究和方法运用在我国当前各研究领域已日趋走向成熟,但在社区方面的实践应用较少且针对性较强,如借助使用后评价从生态景观角度出发对社区绿道[9]、社区公园[10]的优化研究,或是针对健康话题对特定老年社区完成调研[11]以及对社区健康性能进行评估[12]等。针对老旧小区使用后评价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老旧小区的适老化改造评价[13]或是整体改造后的绩效评价[14],以及对其公共空间[15]、户外环境[16]等的研究,而从空间治理视角展开讨论的则鲜有涉猎。



2.2 城市老旧社区使用后评价的内涵与方法


在城市更新进程中,使用后评价理论的纳入是完善更新规划科学化和可实施性的重要一步。从传统“实地调研-现状评估-规划策划-设计决策-方案实施”的单线规划转变为“实地调研-现状评估-规划策划-设计决策-方案实施-使用后评估”的可循环过程(图1),成为实现全过程规划管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城市老旧社区使用后评价的内容主要围绕社区公共空间品质评价展开,通过文献整理分析、现场勘察测量、行为记录与认知地图等技术方法,分别从物质空间层面、心理精神层面(行为、认知)和场所文化层面进行主、客观因素的相互印证,回答社区居民对建成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综合使用需要,从社区空间的“量”和“质”两方面反映社区公共空间品质优劣。本文运用使用后评价,目的是以社区居民的习惯需求为基础,从人与空间环境的互动关系出发,研究分析城市老旧社区空间环境品质,为后续的老旧社区更新改造提供一定借鉴。


图1 使用后评价对规划过程的完善(图源:作者自绘)


03

城市老旧社区更新使用后评价研究



3.1 研究对象


嘉西村社区全名“嘉陵桥西村社区”,是重庆市开启社区更新行动后的首个试点。社区隶属上清寺街道,位于渝中半岛西部,嘉陵江大桥桥头以西,紧邻人民广场,用地面积约5.78公顷,含75栋楼宇,居民共7134户。2010年首次开展试点规划时,嘉西村以全面改善社区环境品质、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凸显宜居社区特色为主要目标,项目组借助“社区资产”理念,以文化资产为抓手,通过构建社区空间生活线路和社区空间文化线路,开启了在文化复兴策略推动下的社区空间环境整治更新(图2)。同时,规划过程中最大程度发挥了“以人为本”理念,尽可能保留和吸引更多社区原住民并激发其参与社区规划与社区治理。居民在更新项目完成后又自发形成了社区自治物管、志愿者团队等多种自治组织。嘉西村也由此成为上清寺街道的示范社区。


图2 2010年嘉西村社区整治总平面图(图源:项目组成果)



3.2 研究方法


自2010年开展嘉西村社区更新至今已是十个年头,本研究即借此为契机对社区采用实地观察、现场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使用后评价研究。其中,实地观察以拍照记录为主,分别选取2021年4月两个普通的工作日和周末共4天,记录居民从8点到22点在社区中的活动时间、地点、类型、强度、情绪及社会交往等信息,共获得有效活动记录524条,其中工作日198条、周末326条;运用GIS分析获得社区居民的时空间活动分布特征,并叠加活动密度、活动人数、活动类型、活动强度四个指标筛选典型空间;运用行为场景理论,通过行为注记法分析和还原社区居民在其中的生活场景,总结居民与社区公共空间的互动关系。问卷访谈以嘉西村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Likert Scale)的模糊评价形式,针对社区治理、社区及周边各项服务设施的满意程度等问题向居民发放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72份,有效率为86%。用Excel和SPSS 25.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同时采用克隆巴赫(Cronbach α)信度检验方法得出问卷满意度量表的信度系数值为0.902,表明该问卷具有很高的信度。



3.3 结果分析


3.3.1 实地观察结果分析


通过对调研所得的524条有效活动记录分析发现,无论工作日与周末,嘉西村社区居民大都偏爱在下午及晚上时段活动,结合社区内不同公共空间特征分别产生诸如休息、聊天、健身、象棋等多种活动类型。其活动空间和强度因居民年龄构成也存在一定差异,老年人受身体机能限制多在离家最近的门前空间、楼栋院落、社区步道等进行休息、聊天、下象棋等低强度活动,中青年和儿童则会跨越多个公共空间展开健身、玩耍、运动等中高强度活动(表1)。


表1 嘉西村社区居民活动场景构成要素分析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通过GIS核密度分析,得到嘉西村社区居民公共空间活动密度分布图(图3)。整体来看,居民的日常活动在社区空间中呈“流线集中、散点分布、边缘空白”的分布特征。即居民活动多集中在整治更新规划的社区文化和生活线路沿线,只有少部分分布在其他散点空间,且由于山地地形的自然台地分割而出现了社区边缘的空白活动区。表明由社区线路串联的公共空间在更新规划后仍然拥有较高使用频率,而对散点空间中休闲设施的增设、绿化景观的优化等都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区居民的空间停留性。


图3 嘉西村社区居民公共空间户外活动密度分布图(图源:作者自绘/摄)②


运用叠加分析选取出社区内的典型节点空间,借助行为场景理论观察社区居民在其中的活动特征。行为场景(Behavior Setting)认为居民的活动具有清晰、明确的空间性,且特定场所及其中人的行为是不可分割的生态整体单元[17],为分析非个体行为与环境特征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了理论方法。本文采用行为注记法,对典型节点空间的活动场景、环境要素进行时空间观察与分析,得到如下特征(图4)。


嘉西村社区的典型节点可分为线性空间和面状空间两种。线性空间的场景设施配置单一,多沿步道设置座椅、花池,因此多产生闲坐、聊天、打望、跑跳、骑车等场景(如场景A、C)。由于线性空间的通过性特点,场景从早到晚几乎可一直持续,但居民的整体停留时间较短,活动类型更新频率高,以中偏低的活动强度为主。而面状空间的场景设施配置相较丰富,包括桌椅、健身器材、雨蓬、花池、盆栽等多种要素,场景活动多发生在下午及晚间时段,居民的停留性较长,以广场舞、打羽毛球、轮滑、打球等拥有较长持续性的中高强度活动为主(如场景B、D、E)。


总体来看,更新规划后的多种社区空间环境为居民开展各项日常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物质空间基础,丰富的社区场景构成反映出社区较高的空间环境品质和整体社区活力,为下一步社区建成环境的使用评价提供了重要的辅助判断依据。


图4 嘉西村社区典型节点空间行为场景时空间分析(图源:作者自绘/摄)


3.3.2 满意度评价结果分析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数据量化处理,将社区内分为5个等距评价尺度(即“非常不满意”、“较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非常满意”)的各项指标分别赋分值为1、2、3、4、5。利用SPSS分析各指标的满意度,并通过因子分析和数据标准化后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即引申重要性)值(表2)。而由于各指标对评价目标的重要性存在一定差异,本次暂不将权重作为综合评价值,仅代表某种趋势[4]


从满意度来看,除停车一项外,各项指标满意度均值皆介于3.28-4.91之间,社区更新项目的整体满意度均值为3.98, 表明嘉西村居民对本社区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表2 各评价指标的满意度均值和引申重要性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利用改进IPA分析法(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IPA),以34项指标的满意度和引申重要性均值作为原点划分象限,并借助SPSS构建各评价指标的满意度-引申重要性模型(图7)。其中Ⅰ象限表示重要性高且居民也表现出极高满意度的内容,Ⅱ象限表示相对重要性较低但在实际使用中仍让居民感到满意的内容,Ⅲ象限表示重要性欠之且居民也不太满意的内容,Ⅳ象限表示尽管很重要但却未能获得居民满意的内容。分析各评价要素在四个象限中的分布占比可知(图8),整体而言,各要素的指标在Ⅱ象限占比最多,Ⅰ象限次之。可见经过十年的发展与生长,社区内各项生活及相关服务设施已基本满足居民需求,社区治理也取得了较好成效。而社区文化多集中在Ⅱ、Ⅲ象限则表明尽管社区文化氛围浓厚,大部分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了较高的满意度但却并未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社区文化的重要性。


图7 满意度-引申重要性IPA模型定位(图源:作者自绘)


图8 各评价要素在四象限中的分布占比(图源:作者自绘)


(1)服务设施品质不一,需求供给内容实有偏差


与周边其他社区相比,尽管嘉西村的整体设施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在其中占据前列,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问题与不足。从生活服务及公共服务设施来看,相关评价指标在四个象限均有分布,表现为各项服务设施的现状品质参差有别,甚至出现个别严重缺失的情况。服务设施品质以基础设施为例,社区供电、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均位于Ⅰ象限,设施品质良好,居民满意度高,而电信网络设施、住房条件却分布于Ⅳ象限,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而从公共服务来看,老年照料、文化设施、社区医疗、中小学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未达居民满意水平。个别设施缺失主要体现为停车问题(图3中的编号14),停车难且空间少是山地城市更新实践中一大普遍的设施优化难题,嘉西村作为典型的山地社区,该问题尤甚。


另外,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与社区的设施供给也存在一定偏差。以生活服务设施为例,早餐店、快递收发、便利店、农贸市场等是与社区居民日常生活最为贴切相关的内容,其服务品质的好坏也直接决定着居民生活品质的好坏。但在实际使用中,这类服务设施仅集中在Ⅲ、Ⅳ象限,供给明显不足。在实地调查中,也观察到生活类服务设施多分布在社区周边(而非社区内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的使用快捷度和便捷度。


整体来看,停车问题、便利店、住房质量等指标内容的低质或缺失是当前嘉西村社区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另一方面,调查显示部分服务设施存在欠缺的原因还在于,一些受访居民对社区服务现状不甚熟悉,存在一定认知偏差,这是嘉西村的居民高流动性所造成的。高流动性意味着社区的高租住率,某种程度也反映出了嘉西村在社区环境、服务设施等方面相对于其他社区所表现出的高吸引力。


(2)社区治理水平渐长,居民自治能力余有不足


社区治理的大胆创新和积极实践在嘉西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在社区完成更新项目后的十年里,居民与社区居委会、党组织、街道办以及高校等形成了较好的互动关系,并在社区内各方面得到体现。一方面,以证件办理、就业保障等为代表的社区公共管理服务和社区治安管理位于Ⅰ象限,居民的高满意度表明社区层级的治理水平已有了极佳的提升和改善并得到了社区居民的高度认可。另一方面,居民层面的社区治理主要表现在由退休居民组成的社区自治物业管理委员会、居民自发组成的以舞蹈队、棋牌室等为代表的互益性社区组织以及与高校等第三方组织联合形成的培训、教育、养老等多种公益性社区志愿组织等。这类居民自治组织在Ⅱ、Ⅲ、Ⅳ象限均有分布,因此尽管大多数居民在社区各项活动中表现出了极高的参与感和行动力,但各类组织中的成员大部分仍以社区退休人员、老年人为主,因此当前居民自治所发挥的能效在社区实际行动中十分有限。


嘉西村的社区治理现状表现为社区层级自上而下的服务供给和居民层面自下而上的服务完善相结合。其中社区上的服务供给水平在更新发展过程中已逐步优化提升取得了较好成效,而居民自发的服务完善能力则稍居弱势。因此目前嘉西村社区的社区治理体系暂未能实现上下承接、双向协同、持续共进的良好治理状态。


(3)社区文化宣传受限,居民文化认知半解其味


嘉西村社区内拥有包括自然景观、人工文化景观和社区人文景观等多种丰富的文化景观要素,鲜英故居和马歇尔故居等历史建筑在其中拥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但在IPA模型中,这些以社区独特性、历史记忆、旅游活力等为代表的社区文化却仅分布于Ⅱ、Ⅲ两象限,反映出居民对社区内的文化要素存在一定认知偏差而导致其重要性被弱化且满意度偏低。尽管客观上嘉西村社区存在较高的文化密度,但其文化浓度却相对稀疏,这一方面与社区居民的高流动性有关,另一方面也是社区对其文化的宣传度和居民融入度不到位的表现。


社区文化的弱识别性一定程度上会削弱社区居民尤其是新租住居民的社区体验感、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影响其在社区内的活跃度和积极性。


04

使用后评价与改进建议


对嘉西村社区的使用后评价研究表明,在2010年完成社区整治更新项目以后,该社区的空间环境得到了极佳的改善,居民生活品质得以提高。本次社区更新项目也成为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成为真正的“社区主人”的一大重要契机。此后,居民开始自发形成组织、积极提供社区服务并加入到社区的建设发展之中。因此在规划人员退出以后,该社区仍然拥有较高的自我生长能力和持续提升能力。尽管在实际情况中,嘉西村的社区发展仍存在一定不足,如生活及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完善度不全、居民自治能力的后劲不足以及社区文化的氛围营造不够等。这些问题已不再是过去单纯的空间环境优化问题,而是集合了管理、运营、空间、人群等多种因素于一体的综合问题。基于以上结果,提出针对老旧社区更新规划的改进建议。


在创新社会治理战略目标下,本研究遵循人本导向的“人-空间-服务”三位一体整体规划综合治理新格局[18]。同时,“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要求也意味着,在实际操作中,社区的更新规划将成为空间治理整体框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以精准化公共服务实现社区治理的空间落地


社区治理的本质即是为社区居民提供舒心满意的公共服务[19],而精准的公共服务配置则能进一步推进社区治理在空间上的落地,进而提高可实施性。尤其在城市老旧社区中,居民构成的复杂性则决定了其对公共服务的多样性需求。以嘉西村社区为例,嘉西村社区渐长的老龄化趋势促使了居民对于老年照料、社区医疗等服务设施持续不减的高需求,而高租住率则要求社区需对生活服务设施进一步实现完善和品质优化。


公共服务的精准配置作为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创新的实施路径,是对“以人为本”目标的精准践行和居民真正需求内容的精准识别和落实。而公共服务的精准化供给匹配过程,也是基层政府进行治理能力创新,实现社区治理的精准行动过程。在具体行动逻辑上,通过摸排调查和居民反馈了解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以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为主导建立项目库,并根据具体需求的轻重缓急、规模大小等制定可落地、易理解的更新规划和行动计划,通过对上联系政府、平行沟通第三方或是对下组织居民,明确项目进行各阶段的责任方,以推动各项服务在空间上的顺利落地实施。


(2)以协作式居民自治完善社区发展的需求保障


以合作协同的方式促进政府、市场与社会三元结构的持续互动和分工合作是空间治理行动的逻辑内涵。从治理角度来看,城市老旧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居民的需求满足作为基础,而需求保障的实现则离不开多方的协同共治。这是社区治理创新的实践路径,也是其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嘉西村社区拥有良好的居民自治基础,这为构建社区完善的治理体系,进一步拉近三元结构紧密关系、实现相互协同的治理新格局提供了极佳的条件。


以合作作为多方角色身份平等的前提,以沟通作为多元主体积极互动的方式,来共同参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应鼓励居民自治,支持其以主导或辅助的方式加入到社区建设中。由于居民构成的差异性,其对社区参与的主动性和治理理念、治理能力也存在一定优劣性。因此需要借助政府、市场和第三方的介入来引导和提高居民尤其是年轻居民在社区建设中的积极性,逐步提高居民自治能力,为社区的治理体系创新提供有力的托底支持。其次,应通过政策文件、经济特许等方式给予第三方组织在社区发展建设中足够的行动空间和行事权力,以补足政府在其中无法完成和未能涉及的治理空白。最后,市场的参与将有助于最大化发挥社区资源,提升社区竞争力,同时社区价值的识别与运用也能给予居民参与自治的信心和动力。


(3)以文化创新提升社区融合感和幸福感


创新治理格局的实现离不开文化在其中的强作用力,文化治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将“软性”的文化引领和“硬性”的行动落地相结合,能从身、心两方面给予社区居民较高的幸福体验感。这里的文化内涵包含有党建文化和社区本底文化两部分。社区党建文化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重要表现,也是社区治理的基本前提。将党建文化融入到社区文化治理的各个环节,借助党委力量统筹协调多种资源,以更紧密的联结各方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共同体。同时,应认识到价值观对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积极培育和弘扬社区居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居民对文化追求的自觉性。而社区本底文化作为社区地域性、独特性的展现,除了传统的文化保护和发展以外,还应注重对文化的即时展示与宣传,采取多种创新方式以适应新时期社区居民的文化需要和文化感知。


嘉西村社区文化底蕴丰厚,党委建设基础良好,针对社区新入住居民对其文化认知存在一定局限等问题,则可借以信息化、智慧化、网络化的方式构建社区文化宣传平台,提供个性化的文化服务与文化展示。多形式、便捷化、可互动的文化创新将有助于增强社区文化可识别性,成为促进社区不同背景居民积极融合的润滑剂和粘合剂。


05

结    语


将使用后评价与更新规划实践置于空间治理背景下的研究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但由于研究条件和研究人员的限制,本次研究未能对社区中多种现实矛盾一一展开并深入讨论,在评价指标和内容呈现方面的完整性和全面性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如针对居民在社区中的行为心理学研究、对建筑更新改造过程的博弈和对公众参与机制在社区中的实践讨论等等。


使用后评价应用于社区更新规划,将有助于完善全过程的规划管控中重要的最后一环。关注使用者的真实反馈与需求,减少社区更新中可能出现的偏差与失误,并为设计者、管理者提供社区更新建设项目的动态修正依据,以提高社区更新的宜居和可持续。


注释及参考文献(上滑查看全部)

注释

① 源自: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② 图中的场景点K(即城市阳台)在作者的长期跟踪观察和居民访谈调研中皆拥有极高的空间使用频率,但由于本次行为场景调研期间该点因新一轮的空间更新改造进行了围挡,因此未计入本次行为场景研究范围。


参考文献

[1] 刘卫东.经济地理学与空间治理[J].地理学报,2014,69(08):1109-1116.

[2] 张京祥,陈浩.空间治理:中国城乡规划转型的政治经济学[J].城市规划,2014,38(11):9-15.

[3] 陈易.转型期中国城市更新的空间治理研究:机制与模式[D].南京:南京大学,2016.

[4] 韩静,胡绍学.温故而知新——使用后评价(POE)方法简介[J].建筑学报,2006,卷缺失(1): 80-82.

[5] 吴硕贤.建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使用后评价[J].南方建筑,2009,No.129(1):4-7.

[6] 赵东汉.国内外使用状况评价(POE)发展研究[J].城市环境设计,2007,No.17(2): 93-95.

[7] Council F F,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Learning from Our Buildings: A State-of-the-Practice Summary of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M].Washington,DC: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02. 

[8] 罗玲玲,陆伟.POE研究的国际趋势与引入中国的现实思考[J].建筑学报,2004(8):82-83.

[9] 罗晓莹,黄耀君,梁艳萍,等.社区绿道系统使用后评价(POE)研究——以韶关市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5): 273-278.

[10] 白冠雄.基于居民使用评价的社区公园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7.

[11] 张浩然.北京地区老年社区的规划设计使用调研评价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

[12] 夏晟,张天尧,许顺才,等.社区健康性能评估:基于社会生态学模型的社区使用后评价[J].城市发展研究,2020,27(2): 24-30.

[13] 高辉,赵小龙,俞婷.基于使用后评价的既有社区适老化改造研究——基于使用后评价的既有社区适老化改造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7, No.161(8):158-160.

[14] 徐莎莎.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

[15] 朱小雷.旧城社区公共街角空间的使用后评价——以广州西关为例[J].华中建筑,2011, 29(10):78-81.

[16] 傅哲.基于“使用后评价”方法的居住区户外环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7.

[17] Barker R.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People and their physical settings[M].N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ion.1976:12-26.

[18] 黄瓴,牟燕川,彭祥宇.新发展阶段社区规划的时代认知、核心要义与实施路径[J].规划师,2020,36(20):5-10.

[19] 徐增阳,张磊.公共服务精准化:城市社区治理机制创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5(4):19-27.


*本文为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项目编号:51778078)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读城 | 冷红:微更新承载日常生活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城市更新中社区规划师的角色定位与规划实施的核心机制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理论研究 | 日常生活与城市历史街区生活性街道更新范式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